赤狐 万物生长-吉祥吉林·万物生长 陈尤欣 3879531
赤狐 万物生长-吉祥吉林·万物生长 陈尤欣 3879531

赤狐

2024-09-02 来源: 中国吉林网

  赤狐是食肉目犬科狐属哺乳动物,又名草狐、红狐。 体型细长;吻尖,耳较大而尖。体色因季节和地区不同变化大,从黄色到褐色再到深红色等,幼体呈浅灰褐色。常见背部毛发红褐色,肩部和体侧略呈淡黄色;耳后黑褐色,耳背上半部毛色与头部毛发差异显著,呈黑色;腹部白色,腿细长而呈黑色;尾形粗大而蓬松,尾梢灰白色;四肢外侧黑色条纹延伸至足面。躯体覆有丰富的绒毛和长的针毛;足掌长有浓密的短毛;尾基部有尾下腺。寿命13-14年,最长可达15年。 

  赤狐分布横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,遍布整个北半球。在中国分布于东北、西北、华北等地。栖息于荒漠、半荒漠、苔原、森林、农田等环境中。一般居于其他动物的弃洞、土穴、树洞中,夜行性。杂食性,主要捕食小型地栖哺乳动物,也食植物和腐肉。每年12月发情,次年1-2月交配,5-6月幼仔出生,2岁达到性成熟。

  赤狐有益于农林业发展,但近几年来,由于过度猎捕,野外种群数量减少。 现已被列入中国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;被列入《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》——近危(NT)。

  相关报道>>

  吉林波罗湖保护区赤狐罕见白天觅食

  2023年3月24日,吉林省林草局工作人员在波罗湖远距离拍摄候鸟时,意外航拍到一只赤狐在初春的冰面上觅食。

  赤狐又名草狐、红狐,被列入国家“三有”保护动物名录。赤狐的栖息环境非常多样,森林、草原、荒漠、高山、丘陵、平原、村庄附近甚至城郊皆可栖息。赤狐一般昼伏夜出,此次在白天拍到其觅食鱼类的画面非常罕见。

  这只赤狐对无人机并不害怕,在镜头前自在享用美食。

  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春市农安县西部,属于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。保护区水域面积70平方公里、芦苇面积50平方公里、草原面积30平方公里,是长春市最大的淡水湖泊和唯一的天然湿地。

  近年来,波罗湖保护区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,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恢复。由于保护区内人为活动少、食物充足、天敌也少,赤狐数量已由过去的几只增加到现在的100余只。(赵冷冰摄影报道)

  来源:国家林草局、百度百科

初审: 陈尤欣   复审: 齐智   终审: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:0431-82902222